首     页 新闻中心 五位一体建设 新西藏 涉藏动态 援藏专栏 民族宗教工作 人民团体工作 地市动态
发布厅 党的建设 西藏党史 反分裂专栏 政策解读 资料库 视频中心 网络问政 投稿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地市动态>>阿里
 
红旗漫卷狮泉河—阿里地区噶尔县探索“五型”党建模式纪实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年09月20日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阿里地区噶尔县位于藏西中心,地处狮泉河畔,国土面积1.81万平方公里,是西藏21个边境县之一,边境线长34公里。全县共有各级党组织92个,党员1533名。

  近年来,噶尔县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五型”党建为载体,着力打造“藏西中心·党建先锋”党建品牌,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胜地、商贸物流中心、特色农牧基地、和谐宜居城市“四大战略”,全面开展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平安城市、双拥城市、旅游城市“五城同创”,统筹实施人进城、畜入棚、树绿街、河变湖、菜成业、党从严“六大工程”,以党建引领和推动改革发展稳定,激发党建活力,彰显党建效应,让党的旗帜在狮泉河畔更加鲜艳,让党的执政根基在边疆更加牢固。

  致力经济发展 打造“富民型”农牧区党建

  习近平同志指出,“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找对穷根,明确靶向。”

  噶尔县围绕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农牧区稳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为主线,加强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的密切联系,让党组织在互帮互助中“活”起来,让基层党支部在产业链中“动”起来,让党员群众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中“富”起来。

  噶尔新村推广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民(贫困户)”模式,坚持“主业为先奠基、多种经营增收”理念,建立217户613人参股的康道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有奶牛养殖、奶制品加工销售、短期育肥、百货商店、茶馆、牧家乐、装载机租赁、建设项目承包、油库、砖厂等10多个类别,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噶尔新村村民嘎玛扎西与记者聊道:“这两年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合作社坚持多劳多得,制定了明确的计分办法,按分分红,村里很多群众添置了皮卡车、SUV越野车,购置了崭新的藏式家具……政策非常好。”

  鼓口袋,富脑袋。

  突出扶贫扶志,噶尔县广泛举办抓党建促脱贫专题培训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利用“互联网+党建”模式、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手机APP信息等学习平台,把教育与脱贫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传授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脱贫致富技能。

  守住“花果山”,吃好“旅游饭”。

  “门士乡地处噶尔县东南部,神山圣湖景区周边,境内有芝达布日寺、古入江寺等藏传佛教名寺。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建设门士乡寺庙观光旅游集散基地和特色小城镇。”门士乡党委书记雷志心说,乡党委、政府带领群众创建党建专业合作组织党建示范点,与群众共同学习,努力挖掘资源,每年旅游收入达200多万元,年均增长14%,旅游脱贫140人,旅游业的发展让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

  门士村苏娜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5月,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经过近7年的大力创业,目前入股群众326户1306人,拥有固定资产557万元,累计实现分红达216万元。“村党支部的同志帮我们想了很多挣钱的法子,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村民达娃曲珍高兴地对记者说。

  此外,通过严格发展程序、界定发展重点、明确目标任务,在全县14个村(居)中,把23名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12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7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居)干部。噶尔县委党建办主任达娃潘多说:“我们加大‘双带三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农牧区致富带富中大显身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紧扣群众需求 打造“和谐型”村(居)党建

  习近平同志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为让老百姓记得住乡愁,噶尔县动了真格。

  近年来,以地区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和实施“党的恩情照边疆·阿里人民心向党”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为契机,噶尔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380万元,建设了党员阅览室、荣誉室、党员形象公示栏、创先争优宣传栏等设施;投入资金37.7万元,对索多村、加木村、噶尔新村等7个党支部配备办公设备、建立制度等,打造出地区级党建观摩点5个;按照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多位一体”的功能定位和村级活动场所 “十有”标准,投入资金2100余万元,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新建、改扩建及配套设施建设,让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真正“物尽其用”。

  噶尔新村的村民活动室、党员便民利民服务站、文艺舞台相应建了起来,村干部积极组织村民们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群众的国家观念和集体观念。

  青山绿水,戈壁滩不荒凉。

  加木村紧邻317国道,距离狮泉河城区仅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在村党支部的带领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成为噶尔县第一个实现整村脱贫的行政村,人均收入达9124元。阿里地区规模最大的红柳公园坐落于此,加木河穿流而过。今年县委、县政府投入资金59万元,村委会发动群众自筹资金117万元,实施了全村道路硬化工程、村容村貌美化亮化绿化工程,把水泥路修到每户群众的家门口,种上了柳树、杨树、沙棘和花草。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更加坚定了他们对党的信心和信赖。

  “现在铺上了水泥路,开发了红柳滩休闲度假村,开办了‘牧家乐’,地县宣传文化系统定期组织文艺演出队来村里搞文艺汇演,文化生活很丰富,日子既红火又安逸……”村民次仁罗布说。

  美好生活更加需要正能量。

  噶尔县扎西岗乡扎西岗村大学生村官曲尼刚到扎西岗村时对农牧区工作非常陌生,不知道要干什么、怎么干,为尽快熟悉工作,他主动要求跟着包村领导和村干部下村,挨家挨户了解村里的情况和村民的心声。

  曲尼把“当官为民”作为使命,针对牧民一直在放牧点上,不能及时了解到新政策、新信息的情况,他经常到牧民放牧点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牧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放映电影、播放新闻、组织群众开展文艺活动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群众的国防意识、民族团结意识。

  在鲁玛村图书室,记者碰到正在翻阅《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藏文版)的农牧民党员次仁土旦。他说:“现在生活富裕了,更想学党的知识,因为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都是党带给我们的,党的知识里有激励我们前进的正能量。”

  对标优质高效 打造“效能型”机关党建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来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机关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机关党建工作很重要。”

  噶尔县按照“务实、管用、简便”的原则,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突破口,把创建“效能型”机关党建作为树牢“四个意识”的具体体现,作为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具体要求,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目标,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以社会满意为基本标准,着力构建内生型的绩效管理动力机制,改进机关作风、工作效率、服务质量、运行效能。

  提升能力是改进服务的根本途径。

  噶尔县在机关事业单位开展“读好书、提素质”活动,各党支部每年向党员干部推荐1至2本学习书目,系统深入学习最新理论成果、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增强政策理论、业务工作、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机关事业健康发展。

  广泛开展“强管理、提素质、转作风”和“弘扬‘四种精神’争做合格党员”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等,743名机关党员注册使用“互联网+党建‘党员小书包’”。

  用好用足中共阿里分工委遗址、军史馆、地区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资源,组织主题教育36场次,引导党员干部讲政治、强党性、守规矩、能吃苦、爱奉献。

  好的管理能够最大限度释放效能。

  7月26日,记者来到噶尔县法院。他们正在开展“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的主题党日活动。据了解,噶尔县通过健全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党员机制,利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在党内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根据职务和工作的特点,依据党员参加“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党员按时参加会议、积极承诺践诺等基本履行情况以及日常表现考核全县机关党员,并将党员划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对基本合格的,进行诫勉谈话,安排专人结对帮教,督查抓好整改工作;对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噶尔县民政局局长拉巴次仁说:“我们设立党员示范岗,要求党员干部职工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不仅推动了全局机关作风的根本好转,做到了服务沟通零距离,也展示了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积极奋进的良好形象。”

  领航产业发展 打造“效益型”园区党建

  习近平同志指出,“努力把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做得更实更好,为实现经济工作稳中求进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噶尔县经济基础薄弱,打造产业园区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项目怎么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如何保障项目的效益,噶尔县经过反复探索,把扩大项目政治、社会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强党建、提效益的新型路子。

  狮泉河镇生态农业产业园区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道,产业园区占地460亩,配套了水电路,建成日光温室109座、拱棚49座、养鸡舍2座,在建2个全自动智能控制温室大棚。全力推行“党组织+公司化经营管理+合作社服务带动+农牧民承包种植+贫困户务工培训”的运营模式,掌握育种、育苗、无土栽培等技术,成功种植包括户太8号葡萄、黄美人西瓜、辣椒、菜花、莴笋等果蔬及苗木、花卉等57个品种作物,年产果蔬300吨。

  在昆莎乡农牧科技示范园简介栏,记者看到,该园区共投资4322万元,通过打造“党员为主体、党组织为核心”的管理体系,截至目前,人工种草12220亩(其中紫花苜蓿9520亩),并建成奶牛养殖基地和牛奶加工厂,养殖奶牛343头,产奶奶牛186头,日产鲜奶79公斤,酥油25公斤,主要经营鲜奶、奶渣、酥油、酸奶等,今年年底至少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60万元,带动当地农牧民人均年增收4500元。

  经济发展离不开项目驱动,项目建设离不开党建内核。

  噶尔县坚持党委领导、组织指导、部门协同、企业牵头、员工自愿的原则,积极推行“三三制”(建立指挥部、项目部、党支部“三部一体”,定任务、定责任、定时限“三定先行”,目标考核、跟踪考评、综合考察“三考并举”)项目领域党建工作模式,发挥党建优势,助推项目建设。

  “在狮泉河镇生态农业产业园、昆莎乡农牧科技示范园设立党支部4个,在满3名党员的合作社设立党小组18个,在季节性的工程指挥部、项目部建立临时党支部3个,选派18名经济指导员帮助合作社理清发展思路、指导党建工作。”噶尔县发改委石伟说,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3亿元,财政收入4124万元。

  紧紧依靠群众 打造“稳定型”边境党建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保证。”“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

  维护稳定,依靠群众这个法宝不能丢。

  噶尔县积极探索建立正县级干部包乡、副县级干部包村、科级干部包组、党员以责任区为范围联系群众的“三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维稳主体作用和先锋队作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有效地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充分发挥“双联户”、护村队、民兵、治保组织等“红袖标”队伍作用,结合边境乡村实际,完善“五边”“六零”工作法,以10户至15户为单元,推举优秀党员作为双联户长,并佩戴“红袖章”定期在边境线上巡逻,充分发挥“领头员、组织员、宣传员、监督员、护边员”五大员作用,形成了“人人是哨兵、放牧是巡逻、帐篷是堡垒”的生动局面。

  今年7月,县财政局按照《西藏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边境地区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要求,落实边民补助政策,深入门士乡、扎西岗乡兑现边民补助资金518.76万元,进一步提高边民守边护边积极性。

  典角边境示范村是中国最西边的中印边境村之一,自然环境较恶劣,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实施典角边境党建示范村建设项目,实现“四通”和“四有”,群众住进别墅式新房,成为中印边境线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老百姓思想稳了,就会积极参与维稳。

  典角村党支部坚持经常深入群众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全面动员村中青壮年群众加入民兵巡逻队,并与扎西岗乡边防连及派出所形成紧密的军警民联防体系,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促进军政军民团结。

  在重大节庆节点,着力开展“悬挂红旗、戴红袖标、唱红歌”三红活动、“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党员先锋行”等活动,重温党的革命史、奋斗史和创业史,坚持定期召开全村农牧民群众深刻揭批十四世达赖座谈会,举办“爱祖国、护边疆”守边护边员表彰活动,在边境乡村街道、乡村党员活动场所、农牧民家中悬挂国旗,激发党员自豪感和使命感,引导群众自觉淡化宗教消极影响,从“要我稳定”向“我要稳定”转变。

  典角村第一书记扎西坚参借着大部分群众转场(从一个放牧点到另一个放牧点)集中的机会,与村干部一同前往各组牧业点,向牧民群众宣讲新旧西藏对比,牧民群众深切地感受到党的关心、关怀和关爱,听党话、知党恩、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

  75岁的典角村的老党员扎西群培正在自家楼顶上更换一面崭新的国旗。老人说:“我每天早晨起来都要擦拭挂在客厅中的领袖像……”

  党的建设永远在路上。

  为人民服务永远没有休止符。

  “噶尔县坚持做到与党中央同心同向,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区党委、地委的决策部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狠抓党的建设。”阿里地委委员、噶尔县委书记高宝军斩钉截铁地说,“喜迎党的十九大,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全力创建‘藏西中心·党建先锋’党建品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用实际行动服务核心、维护核心,以党的建设新的成绩稳边固边兴边强边惠边,在全地区党建工作中争当排头兵。”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062号